
基本簡介
DICOM(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)即醫學數字成像和通信,是醫學圖像和相關信息的國際標準(ISO 12052)。它定義了質量能滿足臨床需要的可用于數據交換的醫學圖像格式。
DICOM被廣泛應用于放射醫療,心血管成像以及放射診療診斷設備(X射線,CT,核磁共振,超聲等),并且在眼科和牙科等其它醫學領域得到越來越深入廣泛的應用。在數以萬計的在用醫學成像設備中,DICOM是部署最為廣泛的醫療信息標準之一。當前大約有百億級符合DICOM標準的醫學圖像用于臨床使用。
自從1985年DICOM標準第一版發布以來,DICOM給放射學實踐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,X光膠片被全數字化的工作流程所代替。就像Internet成為信息傳播應用的全新平臺,DICOM使“改變臨床醫學面貌”的高級醫學圖像應用成為可能。比如在急診科中,心臟負荷測試,乳腺癌的檢查,DICOM為醫生和病人服務,是醫學成像有效工作的標準。
DICOM(Digitial Image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)是所有從事醫學影像處理的工作者需要了解的最基本的圖像格式。
假設一個患者到醫院就診,為了判斷他的病灶,醫生需要指定不同的檢查(例如:CT,MR,Ultrasound等),而每一項檢查(Study)都需要由相對應的儀器來完成。但是儀器產生的一系列(Series)的影像(Image),比如(用CT產生了一組10張,MR產生了10張和20張各一組影像),那么這些不同檢查和不同序列的影像如何和這個患者產生關聯,而不致于產生混淆呢?
DICOM標準中,使用了相對應的資料結構來描述:定義出Patient,Study,Series,Image四個層次來共同存儲上述的例子。
Patient——包含該患者的所有基本資料(如姓名、性別、年齡等)和醫生指定的檢查(Study);
Study——包含檢查種類(CT、MR、B超)和指定檢查的Series;
Series——包含檢查的技術條件(毫安、FOV、層厚等)和圖像Image.
Philips DICOM Viewer支持圖像格式
×8位灰度圖像
×10位灰度圖像
×12位灰度圖像
×16位灰度圖像
×8位色盤圖像
×16位色盤圖像
×24位真彩色圖像
×24位真彩色圖像圖像
×非壓縮(Uncompress)
×有損JPEG(Lossy JPEG)
×無損JPEG(Lossless JPEG)
×RLE算法(RunLength Encoding)
上一篇:看圖王2345綠色版
下一篇:萬能圖像瀏覽器(XnView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