設計心理學是一套
設計心理學全4冊pdf版包含了1~4全套電子書,該書由唐納德·諾曼所著,蘊含了作者多年來的設計經驗與智慧,內容詳盡描述,見解深刻獨到,是一本設計師必讀的經典著作!感興趣的朋友快來下載收藏吧!!
設計心理學作者介紹
唐納德· A · 諾曼,被美國《商業周刊》評為全球具影響力設計師之一。他兼具教授、企業高級主管與顧問、主講人、書籍和專欄作者等身份,有著工程學與認知心理學的背景,將多種學科的知識引入到設計領域,對我們重新理解設計過程中每個環節的作用,精準把握并實踐以人為本的設計有著重要的貢獻。
什么是設計心理學
《設計心理學》編輯推薦:設計學權威力作,設計師必讀經典。別再用設計的錯誤懲罰我們自己。中國工業設計之父柳冠中教授推薦。中國設計美學家杭間教授推薦!諾曼博士告訴你,不是你太笨,而是物品的設計有問題!當你在生活中磕磕絆絆,頗具現代感的水龍頭卻弄得你手忙腳亂,面對繁復的使用說明書卻不知所措,不會使用最潮的手機而感覺跟不上時代……人前的尷尬,人后的無奈這都是你的錯嗎?
《設計心理學1:日常的設計》:
如果在旅館里弄不清楚怎么開水龍頭,或者面對不熟悉的爐灶或電燈開關時,即使再聰明的人也會手足無措。唐納德A諾曼大膽地指出,不是你太笨,而是物品的設計沒有考慮到用戶的需求和心理。雖然拙劣的設計俯拾即是,但是設計出易于理解、方便使用、令人愉悅的產品并不困難?!对O計心理學》增訂版對好設計具有強大的作用,不斷提醒我們為什么有些產品能滿足用戶的需求,而有一些產品卻讓用戶非常受挫。
《設計心理學2:與復雜共處》:
在本書中,諾曼博士探討了為什么我們的生活需要復雜,而不是簡單,而設計促成了復雜生活的實現。作者以清晰而又輕松的行文,為讀者講解了為什么我們渴望的不是簡單。當物品的設計是可以被理解的、易于管理的、令人愉悅的,在適度的情況下,在適合的時間里,我們渴望的是復雜。實際上,通過基于良好溝通的設計,復雜可以被管理近而生產出實用的產品,形成理想的、以人為中心的設計。
《設計心理學3:情感化設計》:
為了解釋情感因素在設計領域扮演的角色,本書詳細探討情感元素的三個不同層面:包含本能的( 產品的外觀式樣與質感)、行為的( 產品的功能)和反思的( 個人的感受與想法),并提出因應不同層面的設計原則;對目前越來越重視客制化與互動設計的服務產業來說,情感設計將是未來發展的關鍵。
《設計心理學4:未來設計》:
本書是唐納德·A·諾曼繼《設計心理學1:日常的設計》、《設計心理學2 :與復雜共處》和《設計心理學3 :情感化設計》之后的又一力作。
本書講述了未來的產品設計,重點在于在人機交互方面的設計。書中對未來產品設計中可能面臨的問題進行了多角度的分析,并探討了解決方法和指導原則。從“話嘮”GPS系統到“壞脾氣”的冰箱,諾曼博士用詼諧的語言和生動的案例,大膽預測了未來產品的發展趨勢,并總結了未來產品設計的六大法則。本書可以啟發到人們用一種全新的視角看設計,并揭示了在未來設計中設計師應該堅持的方向和原則。
設計心理學功能:
可視性:所設計的產品能讓用戶明白怎樣操作是合理的,在什么位置操作。
易通性:所設計的意圖是什么,產品的預設用途是什么,所有不同的控制和裝置起到什么作用。
示能:可能發生的行為(物品的特性與決定物品預設用途的主體的能力之間的關系)對設計師來說,示能的可見性至關重要,可見的示能對操作提供了有力的線索。
意符:人們發現這些的可能性(示能的提示符號,即幫助人們了解可以采取什么行動來操作的預設用途)。
其實說白了就是如何使用并且讓用戶知道如何使用,但是如何降低學習成本?如何簡單易懂?如何讓用戶無師自通?如何利用視覺提醒讓產品功能變得可視?我經常非常困惑的一個問題是,為什么在我們眼里那么簡單的使用流程,在我爸那兒就那么難?為什么教奶奶用小程序,好不容易會用了,過兩天又忘記了。不同年齡段的用戶有不同在使用產品的時候有不同的困難:
爸爸:第一次使用的時候需要學習,可以通過語音指導來完成操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