華為云存儲是華為給旗下智能終端用戶開發(fā)的一款高效便捷的數據管理應用。該應用適配中文、英文、日語、俄語等42種語言版本,智能歸類功能幫助用戶輕松定位照片、音樂、電子文件、影像資料、打包文件等各類數據,徹底告別復雜的多層級文件夾查找煩惱。用戶還可以享受高達160GB的免費云端存儲容量,滿足各類文件的備份需求。快來下載使用吧!
華為云空間怎么恢復數據到別的手機上
1、首先在別的手機上打開華為云空間app并登錄上備份的賬號,登錄后點擊云備份中需要恢復的手機型號;
2、進入后點擊恢復數據;
3、然后在恢復數據中的所有備份時間中,選擇一個進行恢復;
4、最后選擇需要備份的數據并點擊恢復即可。
華為云空間亮點
1.聯(lián)系人智能同步
采用先進的云端同步技術,確保手機通訊錄與云端數據實時雙向更新。更換設備時自動恢復完整聯(lián)系人信息,徹底解決換機導致聯(lián)系人丟失的煩惱。
2.靈活數據管理方案
提供三種專業(yè)級數據同步模式:本地優(yōu)先(本地覆蓋云端)、云端優(yōu)先(云端覆蓋本地)、智能合并(自動去重整合),滿足不同用戶的多樣化數據管理需求。
3.全數據類型云端備份
自動將短信、通話記錄、備忘錄、照片、音視頻等重要數據加密上傳至云端,形成完整的數據存檔。即使設備丟失或損壞,也能隨時恢復最新資料。
4.遠程設備管理
集成手機定位和遠程控制功能,可實時追蹤設備位置,遠程鎖定或擦除敏感數據,最大限度降低設備丟失帶來的安全和隱私風險。
華為云空間特色
1.智能云備份系統(tǒng)
華為云備份采用先進的增量備份技術,僅在設備充電、鎖屏且連接WiFi時自動啟動,最大程度節(jié)省電量與流量。支持完整備份聯(lián)系人、短信、應用數據等核心信息,換機時只需掃碼即可一鍵恢復,整個過程不超過15分鐘,數據遷移成功率高達99.5%。
2.全場景數據同步
通過華為自研的分布式同步引擎,用戶在任何華為設備上的照片、備忘錄等修改都會實時同步到所有終端。獨創(chuàng)的"智能沖突解決"技術能自動合并不同設備的修改記錄,網頁管理端還支持查看90天內的數據變更歷史。
3.安全云存儲空間
提供企業(yè)級加密云盤服務,采用256位AES加密技術,支持在線編輯Office文檔、預覽PSD等專業(yè)格式。獨家"極速傳輸"技術使大文件上傳速度提升3倍,并具備精細的權限管理功能,確保商業(yè)文件安全。
4.彈性存儲方案
從基礎5GB免費空間到最高2TB專業(yè)套餐,滿足不同用戶需求。存儲儀表盤可直觀展示各類文件占用比例,智能清理建議功能每年平均為用戶節(jié)省28%的存儲空間。
5.智能文件管家
本地存儲具備AI分類能力,自動識別并歸類證件、發(fā)票等重要文件,建立專屬保險箱。重復文件檢測系統(tǒng)可節(jié)省35%存儲空間,與云端存儲形成完美互補。
華為云空間功能
1.智能云備份功能
華為云備份采用增量備份技術,自動將聯(lián)系人、短信、應用數據等關鍵信息加密存儲至云端。當更換設備時,只需登錄華為賬號即可一鍵恢復所有數據,換機過程縮短至10分鐘內,數據恢復完整率達99.9%。系統(tǒng)會在夜間充電時段自動執(zhí)行備份,完全不影響日常使用。
2.全場景照片同步
開啟圖庫同步后,拍攝的照片和視頻會實時上傳至云端,并在所有華為設備上即時更新。獨創(chuàng)的"智能壓縮"技術可自動將超過30天的原始文件轉為高效格式存儲在云端,本地僅保留預覽圖,最多可釋放80%的手機存儲空間。
3.企業(yè)級云盤服務
華為云盤支持單個最大100GB文件上傳,傳輸速度不受限。文件編輯記錄可追溯180天,支持50+文件格式在線預覽。通過網頁端或客戶端均可管理文件,修改實時同步至所有設備,辦公效率提升3倍。
4.全設備查找系統(tǒng)
精準定位綁定的華為手機、手表等設備位置,誤差范圍小于10米。支持遠程響鈴、鎖定和擦除數據,即使設備離線也能顯示最后在線位置,有效防止隱私泄露。
5.安全云存儲空間
采用軍事級256位加密技術,數據分布式存儲在多地容災中心。提供從5GB免費空間到2TB專業(yè)套餐的靈活選擇,存儲分析報告可精確顯示各類文件占用比例,智能清理建議每年幫助用戶平均節(jié)省20GB空間。
6.智能文件管理
自動識別并分類證件、發(fā)票等重要文件,建立加密保險箱。重復文件檢測系統(tǒng)可節(jié)省35%存儲空間,與云端存儲形成完美互補,重要文件支持指紋加密訪問。
7.跨平臺協(xié)作體驗
Windows/Mac客戶端與移動端深度整合,支持多人在線編輯文檔。文件分享可設置密碼和有效期,外鏈下載次數和期限均可自定義,確保商業(yè)文件安全。
8.數據隱私保護
通過歐盟GDPR認證,所有數據存取記錄可追溯。提供私人保險箱功能,采用獨立加密通道,即使華為工程師也無法訪問用戶存儲的隱私內容。